中国的退休制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3207
文章
0
评论
2022年4月6日18:35:46 评论 1,506

  “告老还乡”是古代一种退休制度。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回到家乡。这种制度始于我过的春秋时期形成于汉朝,发展在唐朝到了宋朝才开始慢慢的完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现在的退休制度依然存在。

  古代官吏提前退休比较简单,只要官吏提出申请,皇帝一般都会准许。

中国的退休制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明弘治四年(1491年),皇上就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大清宰相刘罗锅岁至垂年即上奏皇上,请求告老还乡,获得“恩准”后,便雇用小毛驴,直奔山东老家的情形深入人心。
在我国古代主动要求“告老还乡”提前退休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告老还乡”回避权力斗争。此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和《史记.货殖列传》中均有记载的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大夫范蠡。范蠡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在越国被吴国灭亡后,范蠡殚精竭虑辅佐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在经过二十余年卧薪尝胆之后,勾践击败吴王夫差,兴邦复国。作为大功臣的范蠡被勾践封为上将军,此时范蠡达到了为人臣者的最高境界。但此时的范蠡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于是告老辞官,携西施遁入“五湖”,可谓极具聪明之举。

  二、无心于官场,“告老还乡”。此时官员已无心于官场,向往能够回到家乡,于是“告老还乡”。此种情形下的任何小事都有可能引起“告老还乡”提前退休的想法,如人们熟知的晋朝彭泽县令陶渊明就是向往田园生活,主动请辞“告老还乡”。

春秋战国
战国

战国四大奇人之首(春秋战国能言善辩的奇人)

在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天下诸侯纷争不断,各国君王们,为何保全自身或为了兼并他国,故而对于人才极为渴望,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十二岁为相的甘罗。在这种氛围之下,社会思想和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种思想学术...
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军功授爵仪式(战国军功爵制度)

铁之战的油画晋国卿族的兼并随着晋国初年的曲沃代翼,以及晋文公即位前晋国的残酷内斗,晋国以近乎阉割的方式,形成了“晋无公族”的政治生态。春秋后期,晋国内部六卿在执政过程中互相斗争,兼并小家族和境内戎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