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青年如何找对象提高女性认知(青年应该如何选择偶像)

2023年4月3日 评论 4 浏览

大部分普通人面临的择偶现状

2021年新增初婚人数跌破1200万,比上一年减少了70.8万。按照现在这个状况下去,大部分普通人是结不了婚的。

这里定义的普通人是生活在大城市,学历、工作、长相、家庭背景一般的适龄单身青年。

外部环境越不友好,越会加剧女性向能提供生存资源和养育资源的男性靠拢。女性之间的竞争将会变得异常惨烈,就像十八世纪末的欧洲女性一样。生孩子将会变成富人的特权,然后大部分人,将会失去延续基因的机会。有人会说,那竞争失败的女性和普通的被剩下的男性难道没有结合的可能吗?当然有啊,贤惠能干的女性有的是,不说有多普遍,大街上行走的人群中,体重160以上的,有一大半都是这样的,关键是你会选吗?反过来女性也一样,不然“普信男”的标签也不会这么流行了。

申公豹说:“人心的偏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沉默的大多数,可能有一部分是想双向奔赴的,但是女人们被她嫁入“豪门”的闺蜜拦住了。被在大城市安家当了全职太太的“表妹”拦住了。被她举办了豪华婚礼,男方豪掷五十万彩礼的“女同学”拦住了。男人们则被高昂的彩礼拦住了,被房子车子难住了,被一份好工作难住了,被没有显赫的家世拦住了。人类是群居性动物,我们除了拥有自我的概念外,还很自然地以我们的群体来描述自己。我们将自己与特定的群体联系起来,以此获得自尊。将自己的群体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以此获得优越感。

所以群体之间互相攻讦,实际上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为了证明我是女权,所以我要攻击父权制,所以要我要反对“生孩子”,要反对“冠姓权”。男人们一听不乐意了,嚷嚷着生育是双方的需求,孩子不是男人的私产。凭啥要男人彩礼奉上、房子加名、工资上交、从此成为兜里空空,连顿烧烤都请不起的工具人。男权和女权们打来打去,普通人一看,这阵仗,直接吓退了。这就是现在为什么躺平派越来越壮大的原因,这群人只想远离硝烟和战火,甭管你说啥,你都对。我还是照钓我的鱼,照玩我的switch。读书、健身、旅游,独来独往,人畜勿近,逍遥快活。

其实这个故事并不新鲜,日本90年代末,出现过同样的状况。上野千鹤子在《厌女》这本书中有详细的论述:随着这种“自由市场化(指性交易市场)”程度的加深,由拥有的“恋爱”资源的多寡,产生了“性强者”与“性弱者”的分化,女人的青睐日益集中于部分“人气男”,“无人气男”则越来越无人问津。女人中也有根本被男人不屑一顾的“性弱者”,男人对待丑女人的态度:不能刺激我性欲的女人没有当女人的资格。按照这个标准,女性“性弱者”连作为选手出场的机会都没有。

普男如何在婚恋市场获得择偶机会?

接受女强男弱,当好“家庭”煮夫。

没有颜值,那就只能苦练才艺了,没准女强人背后也需要一个默默付出的男人呢?很多优秀的女性不是提出去父留子吗?那就降低自己的权利诉求,冠姓权给她,家务全包,相妻教子,读书看报,让她按月付工资就行。最好能先捞一笔,比如男性入赘是不是也应该给彩礼,这样人生才有安全感。

我觉得以男人的能力,除了生孩子不能代劳,其它事情都能处理好。首先:男性的体力比女性好,带孩子就有天然优势。一边带娃,一边就把家务给做了。其次男性心大:不会在很多细枝末节上限制小孩,比如吃手,舔玩具,玩沙子。本来就属于小孩子们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妈妈们总是忍不住打断。最后,男性喜欢用逻辑来解决问题,女性则更擅长情绪表达。比如男性干活的时候,就会想我怎么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而女性则在想,这么多活,累死了,我怎么这么命苦,他为什么不帮忙?

我分担我们家一半的家务,我有发言权。通常情况下,我们家收拾家务都发生在周末,洗衣服、拖地、更换床单被罩、沙发清理、卫生间打扫、整理衣物收纳,四个小时足够了。女性为什么会觉得疲倦,因为他们很多时间根本就不是浪费在做家务上。

早上起来洗漱,头发的打理工序就比男生们多几道,然后敷面膜、化妆、试衣服,一个小时起步。然后一边听广播剧,一边做家务。有时候手里做着这个事情,切个剧,又换到其它事情上去了。就算是提前分配好的事情,她也不会让你闲着。

比如让你给她冲一杯咖啡,让你帮她拿个毛巾,让你清理一下地漏的头发,让你清理一下面包机……除非此刻她也在刷手机,那你可以清闲片刻了。女性们忍受了几千年的父权统治,有一天翻身做主人,提出另一套“制度”也不是不可能。就像雄兵连中女天使们推翻天宫秩序,建立正义秩序一样。

总有一些洼地,是别人没有发现的。

人的认知变化是很缓慢的,比如我们总以为工厂里面打工的都是不好好读书的。我之前待过的一家公司是做交换机的,除了产线上的工人,办公室里也有很多文职人员,比如做采购的,做仓库管理的,做客户开发的,做产品售后的……也有很多优秀的女生。

不知道是我的错觉,还是现实就是这样,我总感觉这些在工厂上班的白领阶层远比我在互联网公司的女同事要单纯。她们把办公位收拾得跟皇宫一样,零食、咖啡、养身茶。抱枕、手办、折叠床。远远看一眼,你就知道这不是你能惹得起的人。

还有早教中心的老师,一线城市的品牌机构大部分都要求有全日制统招大专学历。部分专业,比如奥尔夫音乐,本科老师的比例也不低。部分机构还会招一些研究生学历的带班老师,因为这就相当于这个机构的招生简章,你以为这帮高知家长这么好糊弄的吗?

在这种环境下,女老师们接触男性的机会相对少,然后工资水平也一般,8000左右算是高薪了。如果你能打入内部,比如花钱顾上课的家长帮你了解一下各个老师的情况,不比你去婚介机构强多了?

眼光向下看,四五线城市大有可为。

我们的眼睛总是向上看,看到的只有绝望。有时候向下看,你会发现巨大的惊喜。我老家是湖北荆门下面的一个县城,因为之前研究县域婚恋市场的缘故,我就加了很多当地的婚恋群。

比如应城同城相亲群,京山同城相亲群,安陆同城相亲群。一般是几块钱就可以加一个初级群,然后可以在群里发你的资料。十几块可以加一个高级群,但是需要对你的身份进行认证,有些严格的可能还会要求薪资核验、学历核验,达到要求才能入群。

我在群里发过我的条件,年薪28万,无车无房,但在当地有购房能力。然后就会有女孩子加你,想进一步了解你。这种收入在她们眼里是有吸引力的,在县级单位大部分的公务员的薪资水平也才3000千-5000千这个水平(科员)。

大家可以去搜一下这篇文章:县域体制内的"剩女" ——基于中部D县的调查,这还是几年前的数据。现在体制内的剩女现象可能更严重,看看这几年的考公热就知道了,高学历人群中女性的比例本来就比男性高,而且女性又比男性更倾向于稳定性的工作。如果你找一个这样的女性结合,你一下子就能解决了人生的很多困惑。

比如你在深圳工作,找个河源的女孩子,以河源当前6000左右的房价,我觉得你买房上岸的可能性很大,然后小孩子落户上学的问题也解决了。如果对方的年龄相对小的话,岳父岳母应该也还年轻,帮忙带孩子的问题也解决了。河源离深圳开车2小时,高铁1小时,每周回去一趟也不算特别麻烦的事。所以,为什么非要在一线城市当舔狗?完全丧失议价权,被别人钝刀子割肉,还要点头表示认同。

普女如何在婚恋市场获得择偶机会?

女性之间的竞争,比男性严峻得多。

在上迁婚模型中,每升一级,男性的资源可能会减少几十倍。你以为的资源关系是这样的:

实际我们面临的资源状况是这样的:

每提升一级,竞争压力高几倍。你可能等来你的白马王子,也有可能在等待中蹉跎岁月。

我们常常以爱之名,呼唤爱情,讲着古老的童话,在自我感动中坚守信仰,但是又设置挑剔的身份选拔标准。不是本科学历不行,身高180以下不行,长得不帅不行,工资不高不行,不是公务员不行,没车没房不行,不幽默不行,不浪漫不行,不会做家务不行,感冒了让多喝白开水不行……我们即难以放弃自己拥有的,又难以放弃别人拥有的,一句话:我都要。

损失厌恶是人的天性,我自己是本科学历,我凭什么找个大专生。我自己穿高跟鞋都170了,凭什么要找个165的?我闺蜜结婚,对象彩礼给了20万,我凭什么就值10万……我们总是以可能丧失的机会成本来评估当前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合算。但客观世界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谈恋爱结婚是个博弈的过程,你说你闺蜜结婚彩礼收了20万,男方会说我哥们结婚女方陪嫁了一辆奥迪。你强调你的本科学历,对方强调家庭背景。你说穿鞋170,对方会说155的更萌……我们常常用自己达到的去要求别人,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但反过来别人用同样的逻辑来要求你的时候,你又觉得被冒犯。比如你本科,你要求别人是本科。那别人985,也要求你是985,你又不服气了,985了不起啊,送外卖的也很多。

你想要在婚姻里获得物质保障,你又没有那么多对赌的筹码,又不想让渡你的权益,那你想想你的结局是什么?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你不能一边享受着别人提供的便利,一边又高呼自由万岁吧!我之前在知乎看到过一个问题: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不能因为一个人赚钱多,就觉得有凌驾于另一个人之上的权力。这就相当于说,老板和员工之间是平等的,不能因为他给我开工资,就有凌驾于我之上的权力一样。你可以抱有这样得理想,但是阻碍不了老板行使换人的权力。

同级结合的可能性:共产制婚姻。

女性需要安全感,是基于对后代抚育的责任,以及生育过程中的损失补偿。如果说普男和普女结合,那最大的障碍在哪里?最大的共识又在哪里?

最大的障碍应该是男性的物质条件离女性的期望太远了,考虑到生育风险以及后续自己能获取到的生存资源的损失,这个交易太不划算了。职业发展上的损失两者是一致的,这一点普男和精英男没有区别。首先这种计算肯定是存在缺陷的,比如精英男是否愿意支付比普男更多的物资资源?是一次性支付还是长期支付?有没有稳定性的风险?有没有外部竞争的风险?有没有阶层跌落的风险?很多时候女性对精英男是带有光环的,他有能力并不代表他一定会做。这只是一种美好的预期,并不等于现实。

新的民法典已经开始实施,有从保护夫妻共有财产开始向保护私人财产发展的趋势。比如债务共担增加了限制条款,支持婚前协议和婚前财产,支持有限条件的彩礼返还,连恋爱期间男方支付给女方的花销也可以申请追诉,除非真遇到那种为爱发昏的富二代。大多数情况下,想把别人口袋的钱变成自己口袋的钱,可能性不大。

既然新的民法典规定了,你的是你的,他的是他的。那普男与精英男提供的”物资资源“的差距,也并没有那么大了。是否可以通过长期支付的方式,来弥补女性认为的这种机会损失?比如按月补偿,一个月三千元、五千元,由双方协商决定。如果考虑生小孩,那男方除了提供一次性生育补偿外,还需要补偿女性在职业发展中的损失,以及支付家务劳动报酬,那这样是否能弥补普男在“物质资源”上的差距?

虽然与普男的谈判中,女性能获得更大的议价优势,但是这种完全倾向于女性的制度是否能够获得男性的拥护?我觉得这取决于忠诚度的确认,实际上彩礼也面临一样的困境。男性可以在家庭经营上付出更大的成本,但是前提是能确认这种亲密关系足够牢靠,如果哪天出现了裂痕或者关系瓦解,那也应该是过错方承担更大的损失。

所以应该给这个按月补偿机制加一个提取限制,比如生孩子确认亲代关系,可以提取一部分。婚姻关系存续多少年,可以提取多少。通过这种方式限制女性的不忠诚行为。对男性也一样,如果男性婚内出现重大过错,也可以视情节轻重,解除提取限制。

除此以外,在其它家庭公共事务中,男女应该承担同等的权力和义务,具体方案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有详细描述。当然,双方合作肯定是基于某种共识吧?直接给钱这就太侮辱人了,小仙女们能看上你那三瓜两枣?所以普男和普女结合,最大的共识在哪里?

共识:女性可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我不认为所有普男都有这种觉悟,但是这种“贤良淑德”的男性也不在少数。每次我做饭的时候,打开窗户望向对面的楼,总有五六家跟我一样的遭遇。经济优势会带来更大的话语权,这是一种必然,除非是另一方不争。即便你老公爱你尊重你,你老公的父母呢?你老公的亲戚朋友呢?你老公对你的父母呢?你老公对你的亲戚朋友呢?

而你和普男的结合心理上的障碍就会小很多,可能你们的薪资差距不大,你们家庭背景也差不多,你们面临的生活处境也相似,你们更容易产生共情。共情是宽容的基础,偏见是傲慢的前提。实际上在这种普男和普女的结合里,女性更容易掌握经济主动权。不是长期支付的问题,可能这个家庭的财务大权都掌握在女人的手里,男人每天上班,辛勤工作,发了工资就上交,留点抽烟钱。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这种合作模式里,有两个巨大的风险需要控制:

没有攒够钱不要生小孩。男性也需要从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里解放出来,不要把你父母那套价值观拿来要求你老婆。什么在哪里养不是一样?不生小孩娶媳妇干嘛?把女性当成生育工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你的爱人。我不是反对普通人生小孩,我是觉得普通人生小孩,一定要保障足够的资源投入。你父母那一套,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下是行不通的。现在教育改革对升学率卡得这么严,如果你觉得只是随便养养,就能保障他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那就是做梦。你在养育小孩的过程中就把自己折腾的筋疲力尽了,你拿什么给他布局未来?你想想你走到现在有多么艰难,你就知道你孩子的未来有多么暗淡。

陷入消费主义陷阱,资本为普通人编织了100个童话,不管你选哪一个,都会上套。追求美好生活这无可厚非,但是需要在增量的基础上去提升消费能力,千万别在存量的基础上去消费。你想想看,等你人到中年你能剩下点什么?嗷嗷待哺的孩子、四个高龄老人、无法折现的房子。而你幸运的话,可能还有份工作。不幸的话,就得开启一段当小老板的悲惨人生。你积累的资本越多,你的选择面才可能越大。如果陷入到消费主义的汪洋大海里,等你需要用钱的时候,需要转型的时候,估计什么都不会剩下。你的老婆骂你,你的小孩埋怨你,你的父母不敢找你。

写在最后

你相信什么就得到什么,人生没有哪种选择是十拿九稳的。不要因为害怕而停止前进,不要因为偏见而放弃沟通,幸运只属于勇敢者。

公众号:共产小家庭,一起探索新的平等互利的婚姻机制。

广告也精彩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